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 > 探索 > 中越跨境生态廊道重塑 催热观鸟潮 正文
时间:2025-11-11 17:38:42 来源:网络整理 编辑:探索
中新社广西百色11月6日电 题:中越跨境生态廊道重塑 催热观鸟潮作者 张广权 凌箐璐秋日清晨,广西那坡县城厢镇者庙村的密林中,71岁的林秀文屏息凝神。相机“咔嚓”一声,不仅定格一只大仙鹟展翅的瞬间,也
中新社广西百色11月6日电 题:中越跨境生态廊道重塑 催热观鸟潮
作者 张广权 凌箐璐
秋日清晨,中越重塑广西那坡县城厢镇者庙村的跨境密林中,71岁的生态林秀文屏息凝神。相机“咔嚓”一声,廊道不仅定格一只大仙鹟展翅的催热潮瞬间,也为一条连接中越两国生灵的观鸟生态廊道留下见证。这样的中越重塑守望,他已坚持九年。跨境
位于北回归线上的生态中越边境区域,是廊道东亚—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的关键“服务站”。得天独厚的催热潮自然环境,使其成为众多珍稀动植物的观鸟天然庇护所。
“鸟儿不懂边界,中越重塑它们的跨境生存,就是生态我们最真实的生态答卷。”九年间,林秀文拍摄了上万张照片,记录逾280种鸟类,其中20多种为广西首次记录。这些影像成就了一份长期生态监测的“民间档案”。
林秀文的“民间档案”与官方监测数据相互印证,均指向鸟类种群的恢复。更值得欣喜的是,像绿宽嘴鸫这样的珍稀鸟类,在边境线越南一侧的观测记录也日益频繁。这表明,中越双方分别推进的生态修复工程,成效已开始叠加,正共同构筑起一条无缝衔接的“生命桥梁”。
2024年2月23日,林秀文拍摄的蓝喉太阳鸟。 林秀文 摄这些生命影像,其价值不止于科研。它们通过社交媒体传播,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观鸟爱好者和摄影师,其中不乏来自越南、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的“鸟友”。越南高平省生态摄影师阮文胜便是其中之一。拥有18年观鸟经验的他,将那坡视为“观鸟宝藏地”,并在此观测到黑颈长尾雉、蓝背八色鸫等珍稀鸟种。
“影像的力量跨越语言与国界。”阮文胜表示,他在社交媒体发布的鸟类照片常引发越南网友惊叹,“原来我们与中国共享如此多美丽的生命”。“守护共同家园”逐渐成为跨境民众共识。
然而,守护之路并非坦途。栖息地碎片化、非法捕猎以及气候变化带来的迁徙规律改变,仍是中越边境生态保护面临的共同挑战。阮文胜期待,未来,越中两国能建立数据共享平台、开展跨境联合巡护、举办观鸟科普展,让保护行动更具实效。
广西大学林学院教授蒋爱伍指出,中越边境地区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宝库,许多物种在全球仅分布这一片区域。“构建有效的跨境生态廊道,对区域乃至全球生态安全都至关重要。”他认为,民间记录者的长期观测,不仅为科研积累数据,更通过生动影像,在公众心中播下生态保护的种子,促进跨境生态保护共识形成。
如今,林秀文正酝酿新计划——他打算精选九年来的鸟类影像编纂成图鉴,为中越边境生态廊道留存一部充满生命温度的视觉档案。(完)
火车票最低4折!1300余趟列车淡季打折2025-11-11 17:09
广东男篮十五运会首战告捷,872025-11-11 17:02
美国“碰瓷”,得到了什么2025-11-11 16:56
葡萄牙铁路工人举行一个月罢工 居民生活受影响2025-11-11 16:35
世界气象组织:2025年将成为有记录以来第二或第三热年份2025-11-11 16:26
两大“湾区顶流”现场飙舞!网友:看出来了,一个“i豚”一个“e豚”2025-11-11 15:32
联合国总部首次因空气污染放弃升旗2025-11-11 15:16
剧痛!一旦感染终身携带?这些人要警惕→|安全贴心话2025-11-11 15:13
市场监管总局指导8家平台企业发起食品安全管理自律公约2025-11-11 15:12
天凉就胃疼,你做错了啥?2025-11-11 15:05
9日搭广州地铁应该如何绕行?官方指引→2025-11-11 17:33
燃冰成炬,同心传递!十五运会圣火照见大湾区多元、融合与硬核未来2025-11-11 16:55
美国州际公路坍塌事故被升级为危险品事件2025-11-11 16:45
联合国总部首次因空气污染放弃升旗2025-11-11 16:19
2025世界互联网大会观察:打造智慧参会新标杆2025-11-11 16:11
昆明警方通报“校外男子在一高校自杀身亡”,“被导师压榨”系谣言|破谣局2025-11-11 16:09
文明迎全运,广州准备好了!全省五大文明实践行动正式启动2025-11-11 16:03
欧盟委员会批准首款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2025-11-11 15:21
“雄狮少年”如何炼成?直击一场从指尖功夫到全身艺术的超燃闯关2025-11-11 15:15
俄称空袭乌军预备队 乌称打击俄军指挥所2025-11-11 14:58